選修課程
本校以綜合型大學基礎,加上跨領域多元化師資,其他學院可提供醫學系學生選修的多元課程,包含:社會、人文、品德教育及一般通識教育(如:語文課程、美學與文化詮釋、哲學與道德思維、公民與全球視野、科技與社會、自然環境與生態永續、體驗性課程等)。在人文博雅課程薰陶與服務學習實踐下,注入在地文化並強化在地連結,形成強烈的認同感與服務熱情,培育出「關懷鄉土、服務社會、重視醫學倫理」的醫者,用專業與承諾推動區域醫療創生。西灣學院通識教育課程現有人文、品德薰陶與服務課程,如:語文課程、美學與文化詮釋、哲學與道德思維、公民與全球視野、科技與社會、自然環境與生態永續、體驗性課程等。下表為目前已經存在且與醫學人文相關的全校通識課程,這些課程皆已聘請專任師資穩定授課中。未來新學年將每周固定一下午不安排系上課程,開放學生自行選修且於畢業門檻設定四學分選修課程。
113學年度國立中山大學開設醫學人文相關的選修課程 |
|
|||
課程類別 |
學期 |
學分 |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跨院選修(醫) |
上 |
3 |
疾病瘟疫與文明 |
王文宏 |
跨院選修(醫) |
上 |
3 |
共病時代-談人類與動物共通傳染病 |
王文宏 |
跨院選修(醫) |
上 |
2 |
展示我們的健康-醫學與博物館學 |
劉勃佑 |
跨院選修(醫) |
上 |
3 |
探索藥物:現實與電影中的藥物 |
陳亮傑 |
跨院選修(醫) |
上 |
2 |
改變世界的分子:藥物的藝術與社會影響力 |
陳亮傑 |
跨院選修(醫) |
上 |
3 |
基因中的演化之舞 |
陳彥樺 |
跨院選修(醫) |
上 |
2 |
危老年代 |
李昇翰 |
跨院選修(醫) |
上 |
2 |
生活柯南:破解似是而非的迷思 |
陳嬿今 |
跨院選修(醫) |
上 |
3 |
與老共舞 |
陳嬿今 |
跨院選修(醫) |
上 |
2 |
醫學史(一)-西洋醫學史 |
劉景寬 |
跨院選修(醫) |
下 |
2 |
瘟疫與人類歷史 |
王文宏 |
跨院選修(醫) |
下 |
2 |
臨床醫療照護的醫病共享決策實境體驗 |
張博智 |
跨院選修(醫) |
下 |
3 |
智慧長照服務創新開發模式 |
莊承鑫 |
跨院選修(醫) |
下 |
2 |
醫學史(二)-台灣醫學史 |
劉景寬 |
跨院選修(通) |
上 |
3 |
文化人類學 |
宋世祥 |
跨院選修(通) |
上 |
3 |
閱讀中華寶島 |
莫加南 |
跨院選修(通) |
下 |
3 |
閱讀中華寶島 |
謝薇娜 |
跨院選修(通) |
下 |
3 |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 |
宋世祥 |
跨院選修(通) |
上 |
3 |
文化人類學 |
宋世祥 |
跨院選修(通) |
下 |
3 |
關懷設計 |
張淑美 |
跨院選修(文) |
上 |
2 |
音樂治療 |
鄭夙雯 |
跨院選修(文) |
上 |
3 |
生命禮儀 |
楊濟襄 |
跨院選修(文) |
上 |
3 |
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導論 |
陳宏星 |
跨院選修(文) |
下 |
3 |
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導論 |
陳宏星 |
跨院選修(文) |
下 |
3 |
哲學問題導論 |
戴遠雄 |
跨院選修(文) |
下 |
3 |
臺灣語言踏查之旅 |
杜佳倫 |
社會系選修 |
上 |
3 |
臺灣族群史 |
葉高華 |
社會系選修 |
下 |
3 |
文化人類學 |
江河清 |
AI聯盟(學) |
下 |
3 |
人工智慧倫理 |
AI聯盟教師、李育諭 |
服務學習 |
全 |
2 |
服務學習:長照政策與高齡化社會 |
林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