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4/11/30-【生命的喜悅與哀愁】研討會

「生命的喜悅與哀愁」研討會

時間:1131130日上午8:30~12:30

地點:醫學院9012教室(圖資大樓九樓)

    本院醫學教育暨人文發展中心於1131130日上午舉行『生命的喜悅與哀愁』研討會。本次研討會規劃了「生命的喜悅與哀愁」、「身體、文體、國體:論曾貴海醫師的文藝生命力」、「從師徒傳承到臨床指導~協助掙扎中的完美主義者」及「星空之夜-從梵谷談生命的挑戰與復原力」等四個議題,邀請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許德耀教授、本校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跨文化/ 共生/ 國際漢學」研究中心莫加南主任、本校學士後醫學系也是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的王慧婷助理教授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洪琪發副教授分別來主講。

    許德耀教授是國內婦產科非常資深的專家,不僅是南部子宮內胎兒治療的先驅,更主導建構全國高危險妊娠緊急醫療網,提倡周產期感染防治概念,全面推行母嬰親善政策。許教授分享了他行醫多年的寶貴臨床經驗,為與會的師生們分享了面對新生命誕生的種種取捨抉擇,這些倫理原則構成了多項執業準則的基礎,明確了醫生對患者的責任。許教授更鼓勵大家致力於幫助患者,提供最佳的健康服務。他更提醒大家臨床醫師的職責是為患者的最佳利益行事,需要對患者進行仔細評估,結合科學知識與臨床經驗進行判斷,將醫療介入的傷害降到最低。

    莫加南主任是來自於加拿大的外籍教師,但因為醉心於東亞文化的深奧,因而努力學習中文投入漢學文化的研究,甚至成為台灣灣的女婿。莫老師尤其欣賞台灣詩人曾貴海醫師,因為曾醫師曾說:我認為台灣的社會運動,一定要是個思想運動。一個運動如果沒有思想,一個國家就會沒有靈魂,這個國家不僅很快就會被消滅,也會變成一個毫無價值存在在這個世界的國家。所以,今天我在這邊要來說「塑造台灣靈魂」。確定了專屬於這片土地人民主體性的文化原貌,這也就是台灣人靈魂,抵抗的原型,也是創造力,生命力的原型。莫老師最後也分享曾醫師多首代表作的詩集,讓與會師生一齊沉浸於曾醫師對於家與國的熱愛與期盼。

    王慧婷醫師是急診科醫師,雖然必須時常面對臨床的沉重壓力,但她更熱心於教導進入臨床學習的醫學生。她以自身的學習經歷,探討傳統醫學教育中的師徒制如何從「我說你做」的模式,轉變為以輔導為核心的教學關係。透過比較東西方臨床教師的指導方式差異,講座將依據成人教育的原則,強調臨床教師應作為輔導者,協助學員在專業成長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幫助他們克服挑戰,達到平衡與專業成就。最後更勉勵與會的師生學無止盡,教學相長。

    幽默風趣的洪琪發副教授是經驗非常豐富的精神科醫師,本身也擔任本校諮健組身心科醫師諮詢服務。他以梵谷為例作為精神狀態的分析,衍伸到精神症狀的預防與治療。他勉勵與會師生多能學習釋放壓力的方式,以達到身心都能健康的狀態。最後更以余光中教授的詩「星光夜」作為演講的結尾,希望能幫助大家紓解壓力。

    會後,陳彥旭院長勉勵大家在倫理的原則下,攸關生命的抉擇應能有更適切的決定,也期許大家活到老學到老,尤其醫學更是學無止盡的領域,最後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做個身心都健康的醫療人員,才能為病患帶來更好的醫療照護。

演講簡報:許德耀教授/莫加南主任/王慧婷醫師/洪琪發醫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