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醫德不是是非題

ImgDesc

醫德不是是非題

作者:林啟禎

出版社:成大醫院社工部

ISBN:9789578845886

出版日期:2006/10/01

簡介

  本書是由林啟禎醫師在其六年多來發表的三百多篇專欄文章中精選約百篇編輯而成。內容概括醫學人文與倫理、生命教育、醫學教育、醫病關係與醫病溝通、學人生智慧與哲理、醫學常識知識技術與思維、醫學與社會民眾教育觀念以及醫療生態與體系的看法。

黃崑巖教授序
醫學與人文

  賞識柴霍夫才華的一群俄國人,力勸他從事寫作生涯,但柴霍夫卻另有一番主見與一片虛懷,答曰:“如果我只能憑我的想像力去寫作,沒其他本領,我就不敢走文學生涯之路”。事實上,生於一八六○年的俄羅斯小說與戲劇作家柴霍夫,於一八八四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醫學院,是位對人的生老病死有深切體會的醫師。在醫學領域的涉獵,顯然是後來柴霍夫在文字舞台裡成名的一個關鍵。本世紀初葉的德國作家諾貝爾文學家托瑪斯曼說“患病是治學的一個手段”,表示經病痛可以獲得的人生經驗與領悟,有不可忽視的價值。他更說“對疾病與死亡的關心也是對生命的關心的一種表現。誠然醫師面對病人必須處理的問題不外乎是生老病死,任何有人性的醫師,在工作崗位上所獲得的人生體驗,必定會比任何其他行業的人都會真實而深切。如果要以文辭來謳詠或悲嘆人生,醫師的筆鋒一定比任何人都會更犀利。我們可以由林啟禎醫師的這本書獲得見證。
  很多人懂得提倡把科技與人文結合在一起。近年來國內教育界亦有不少人呼籲,台灣的教育非導入這個方向無足以再提昇其水準,社會體質也無法改進。但同時也認為醫師絕不能忘卻,他自己的人文素養再高,由這素養滋養而生的人性經歷要惠及病人。換言之,人文修養有它用武之地,是醫師該有的認識。我始終認為醫療的最後受益者是病人,而病人就是所有的人,包括醫師本人。我曾經唸了Eric Siegel寫的一本小說,開頭就警告醫師不要以為進了醫學院就把天下打了下來,自認別人的生死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誤以為自己獲得了永生與一般人有所不同。過關斬將通過考試再拿手、考的再好、人生落幕時還是免不了要躺在那永眠之床。那時才懂得病痛與死亡之無情,是有點太晚的。人文素養的培育在早日使醫師能視病猶親,以別人的病為己病,德國的俗語說:悲痛分享、悲痛減半,我們醫師在心理都有所準備,這也是林醫師利他主義那篇文章內容的真諦。
  我國大專教育向來極端職業化,我個人一直指陳這種缺失。但說是一回事,真正能實現糾正這理念的卻是鳳毛麟角。做為一個醫學教育工作者,更少不了醫學與人文的結合。這種結合會有立竿見影之效,它的果實是醫療人性化與醫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的正面調整。這關係簡稱醫病關係。經過林醫師三百篇文章精選出來,編撰成一整本書裡的另一個訊息是近年病人權益的提升。這與我在上面所提的重點也有直接間接的關係,病人權益的高昇,同時也意味著醫師與病人關係的變化。醫師已經不是昔日萬能的智者,而是促進健康的夥伴。病人有權澈底瞭解他或她的健康狀態,不能留有盲點。醫師更應該有謙卑之心,不懂的或能力不及的,要把它坦誠的抒懷。去過美國醫院當觀察員的學生,回國後皆異口同聲說醫病關係我們遠不及彼邦的焦點。把這種溝通的困難怪罪給健保生態,是不能原諒的藉口。良好的醫病關係,以人性潤飾,會減低病人因病而來的緊張與不安,更可進而增幅治病的療效。做為一個醫療者,對病人有益的事,有什麼不該努力去做的呢?國內的醫病關係除了少數例外,普遍地粗糙惡質,是公認的事。這種事,大多數台灣病人都有親身經歷,而醫師也知在心底。林醫師書裡的每篇文章,幾乎都在鼓吹醫師對病人該有的尊重。
  林啟禎大夫是聚醫學與人文在一身代表性青年醫師。他看病講究科學與邏輯,有條有理,向病人說明病情更是不厭其煩。他能文能武,不但有驅使雅緻的文字表達意見的罕見才華,而且是一位魁梧的運動健將。是人文與醫療科技融在一身的典範醫師。英文通稱這種人物為文藝復興型人物。這本書是他智慧的結晶。
  當我為我在成大所創,訓練醫學系學生的溝通技巧的課,找不到適當的接班主持人,他欣然答應接下這重擔子,而且躬親其事,克服困難,至今已有數載。該課程今天還繼續在茁壯成長,靠的是他對人性關懷的內涵與毅力,與對這種教育的需要性的跡近信仰的理念。近兩年來他更開始執筆,把托瑪斯曼所指的對人生的關懷,用文字傳達給廣大的讀者群,現在把他歷年所寫的短文蒐集成冊,裡面字字珠璣,是讀者們的一種福氣,我願鄭重地推薦。

瀏覽數: